News information
分類:行業資訊 發布時間:2023-09-12 訪問量:750
前 言
2023年,ADC(抗體藥物復合物)的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美元大關。過去幾年,ADC市場規模不斷增長,2022年全球銷售額已超過70億美元。今年上半年,ADC藥物的銷售額已接近50億美元,預計全年將突破100億美元大關。
面對如此之大的市場規模和市場需求,企業又會如何布局呢?
ADC腫瘤國際市場預測
經歷了2022年瘋狂的交易后,ADC仍然是2023年制藥業最流行話題之一,幾乎各大會議現場,抑或是新聞版面,都有ADC一席之地。
近期,GlobalData結合當前披露試驗以及管線,展望了ADC市場格局。
據其估算,到2029年,ADC在全球腫瘤治療中的市場價值預計將超過360億美元。其中,第一三共、Seagen、羅氏這些ADC領域的老將,在可見的未來仍牢牢把握該賽道的領先地位。
國際ADC布局企業
第一三共
早在2020年第一三共就為其ADC藥物制定了明確的研發策略:最大化三款核心ADC產品,識別在三款核心ADC產品以外的業務增長驅動以及選擇并確認DXd-ADC技術平臺以外的創新技術平臺。
Seagen
ADC賽道先驅,攜手輝瑞強強聯合。
在近20多年時間內,Seagen共推出3款上市的ADC藥物——Adcetris、Padcev、Tivdak。在其他ADC產品中,比如羅氏的Polivy、吉利德的Trodelvy,也能看到Seagen的技術專利,甚至Enhertu的成功也有Seagen出的一份力。
羅氏
羅氏是最早在ADC賽道取得商業化成功的藥企。
2013年2月,Kadcyla(恩美曲妥珠單抗,T-DM1)獲美國FDA批準上市,成為全球第三款上市的ADC,同時也是首款HER2 ADC。
羅氏在當前ADC藥品市場中占有極其穩固的地位,Kadcyla和Polivy上市后累計收入超百億美元。后續還在不斷公布相關臨床試驗的數據。
國內ADC布局企業
從數據統計顯示看,目前國內ADC藥物研發管線已經超過120個,研發企業已經超過70家,包括恒瑞醫藥、榮昌生物、豪森藥業、石藥集團等大型藥企。
目前,國內企業中布局管線最多的是多禧生物、恒瑞醫藥以及信達生物。
多禧生物與楊森制藥生物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和許可協議,將應用多禧生物獨有的ADC創新平臺與楊森所提供的獨有抗體,雙方將就至多5個靶點開發新型ADC藥物。
由此可見,許多藥企還是在抓住ADC藥物研發的流行趨勢,加大投入研發的成本,穩住在ADC賽道的地位。
ADC管線數量排名
總 結
國家醫保部門從多個方面考慮到參保人員的利益,進而對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和完善,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。
2020年-2025年,因新品上市以及患癌人數不斷增加,因此從市場規模也隨之上升。根據頭豹研究院整理,ADC藥物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24年有望達到74 億元,2030年預計市場規模達到292億元人民幣,2024-2030年復合增長率為25.71%。?
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最新公告顯示,2020年各類傳播途徑的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均呈現明顯下降,其中腸道傳染病發病率較2019年下降29.4%、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較2019年下降12.9%。因此,全球,包括中國在內的抗菌藥物的使用額呈下降趨勢。
隨著新藥的不斷研發和政策的完善,漸凍癥治療市場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。